答:這些都是在枝節上去用功夫,從很大意義上說都是戲論,沒有必要去做這樣的妄想分別。我們一定還是要在平日建立信愿,在深信切愿持名上下功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2日
答:這是一個很抽象,很形而上的問題。你平時是不是具足信愿呢?你是不是真的厭離娑婆了?是不是到醫院檢查得了晚期癌癥,趕緊念佛求往生,等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2日
答:念佛法門的目的就是求往生,沒錯,不能去求其他的。求開悟、求神通、求人天福報、求聲聞緣覺、求下輩子出家大弘佛法等等這些,都不能求,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里的一段話。對于這段話,就有人就提出了一個質疑:“你說了那么多念佛的功德,但我見到有的人一生都在念佛,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對于往生的條件,《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佛開示得非常的清楚,祖師們解釋得也非常的明晰。我們一定要按照佛言祖語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個情況因人而異,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表現形態多種多樣。一般來說,神識是在人斷氣的一剎那離開的,暖、壽、識,是三者統一的。識,就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神識離體之后,會有一點殘存的神識。因為他原來是一個同體的,所以殘存的神識,他的感受對那個主體的中陰身階段是有影響的。我是從這個意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對生命的現象,不能用我們一般的思維。首先要堅信凈土法門,你只要深信切愿,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來接引。神識到了蓮臺里面,彈指間就到西方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個是屬于知見的問題,那位居士的父親往生,他能夠去助念,盡到了孝道,而且助念的效果很不錯,就應該要安心、歡喜。怕聽了念佛機會著魔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你這個兒子還了不起哦!只有六歲就能有這么一個瑞相,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往生,那怎么才能往生呢?你不要懷疑。大概你的兒子從小受你的熏陶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里就要談誠信問題了,不是說經過助念都能往生的,有很多病人并沒有建立信愿。但無論他有沒有往生,總之有人給他助念,總會有好處,或者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能夠幫人助念也是一件好事。但判斷是否往生,可不能僅僅以身體柔軟、能盤起腿、面相祥和作為往生的標準,這個標準還是有風險的。這里一定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往生還是要信愿持名,感通佛力。如果他平時的信愿不一定堅固,當時沒有往生,在49天當中,沒有往生他就進入了中陰身階段,他的家屬子女為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判斷是否往生,主要還是看他有沒有深信切愿持名,這是唯一的判斷標準。如果他是一個佛教徒,臨走之前還能夠出聲念佛,可能當時不一定當下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個個案提得很典型。判斷一個亡者能不能往生,我們確實都沒有天眼通、宿命通,不能從這個方面去判斷,也沒有必要從這方面去判斷,主要還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無論是命終前,還是臨終的情況,往生的條件一定離不開信愿行。他有信愿念佛,蒙彌陀的愿力加持,能夠往生;如果生前不信佛,橫死了的,如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這沒有什么困惑的,能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護念加持,要看他的信愿,不是看他的功夫。有信愿,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沒有信愿,縱然功夫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散亂心念佛里面具足信愿,可以往生,這是決定的。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開示的,也是印光大師給我們開示的。你千萬不要以為念佛一定要功夫成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遺體能夠柔軟,這是好現象。但助念成功是什么樣的標準?就是生到天道,他也是比較柔軟的,不一定身體柔軟就一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
答:我們的神識從哪兒離體,是業因復雜、情況眾多的,對這個錯綜復雜的情形,很難去追溯原因。但我們要轉換一個立場,站在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
判斷往生的標準 2017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