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包頭市白居士,家住青山區,喂養的一只紅嘴綠皮的鸚鵡念佛十四年,于一九九八年舊歷二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時逝去?;鸹?,從灰中撿出舍利子、舍利花幾十枚,并且鳥舌不壞,質若卵石,這一奇跡在當地引起轟動,凈土修行人隨喜贊嘆念佛功德無比殊勝。
白家的這只鸚鵡是在十四年前被人由四川樂山大佛腳下販賣至包頭市。初時,此禽性情異常兇悍,鐵嘴利齒,見人即啄,常把帶著厚皮手套為它喂食的主人啄得血肉模糊,流血不止。非但不會學語,時常振翅豎羽怪叫,聲音刺耳,讓人實難忍受。主人不勝其煩,贈與白家飼養。白氏一家皆是虔誠學佛的三寶弟子,家中常飼養一些放生的動禽。說來奇怪,鸚鵡落戶白家以后,常傾聽到白家中的梵唄佛聲,漸斂兇頑,變得性情柔馴、憨態可掬,并且隨聲學唱佛號。居士見此禽似極有善根,便為其皈依三寶。未久,鸚鵡學會念佛,日課佛號不絕。常念有“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等。有人戲以世俗語令其學舌,此禽便側身而待,怒目以向,振羽豎翅尖叫不已。見客人至白家,鸚鵡即發語云:“念佛吧,好好念佛,念阿彌陀佛吧!好好念,快快念。”等警發語。令人肅然斂念,愧而自慚。
一九九八年二月間,鸚鵡仿佛是因年歲已老,漸顯頹衰之態,口中不時吐水,飲食日減,神情也稍顯萎靡,二月二十八日,忽長臥不起,喉中似有積痰,呼吸漸促,但仍可從嗓中發出微弱的念佛聲,下午二時,奄然而逝。居士一家人與之助念一日,之后,于凈土弘法念佛堂念佛七日。一七圓滿,此鳥身體竟異常柔軟,羽毛色澤艷麗暢順,不減生前。由法師依照儀規積薪荼毗,全身灰盡,唯舌不壞,從灰中撿出如黍米大小的堅固子及舍利花幾十枚。

鑒于此禽一生行持凈業之功德,居士為旌其靈跡,特造一小棺,藏于凈土弘法念佛堂,以志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共結西方之勝緣。
來源:《蓮宗助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