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夕陽的余暉,將天邊的云靄涂上了一層淡淡的紅暈,披著霞光的一棵棵參天寶樹,像侍衛般緊緊守護在殿宇兩旁。正中高大巍峨的比丘念佛堂內,一場既具宗教神圣莊嚴內涵、又彰顯科技魅力的供燈法會正在上演……
2022年9月16日至18日,廬山東林寺凈土苑開啟了第四十一期“彼岸行·網絡體驗之旅”。作為本期活動的收官環節,供燈法會的舉行,寓意殊勝圓滿。
本次彼岸行活動的主要課程以聆聽講座、觀看視頻和早課念佛、供燈法會的形式設置,分三天時間緊鑼密鼓地展開:
一、聆聽講座
講座1——《慧遠大師的大孝》
凈土苑首座兼監院會同法師以題為《慧遠大師的大孝》的首場講座,揭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圻h大師是東林寺的開山祖,這還是第一次在東林寺凈土苑開慧遠大師的專題講座,感恩祖師加持!我等晚輩確實應該常念祖德、感祖恩、奉祖教、續祖業。
法師將遠祖的生平德業以一個“孝”字來概括,遠祖行的是“立身行道”之大孝。這個道既含容了儒家的“修齊治平”之道,又遠超儒家之道;乃是上弘佛法下化眾生之道。向上繼承佛祖家業,續佛慧命;向下演說佛法,度化眾生。
法師從尊師重道慰師心、建像請僧譯佛經、為眾請法留大德、結社念佛啟凈宗、護法安僧持正義五個方面來開演、歌贊遠公大師的上弘之德業;從栽培僧才續佛種、教導居士勤念佛、釋疑解惑明因果、平等待眾慈悲心四個方面陳述、顯彰遠祖的下化之懿行。
最后法師以《中庸》之文句“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來總贊遠公大師遠紹如來,近光師志,將佛祖度化眾生的事業推到一個新的高度,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講座2——《印光大師教我深信因果》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嘗言“因果者,世出世間圣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辈嘌?,“人人信因果,則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則天下大亂?!狈▽幏◣熥鳌队」獯髱熃涛疑钚乓蚬返闹匾v座,正秉乎此!
在介紹印祖的生平與思想時,法師以輕松幽默的口吻,將自己的修行經歷徐徐吐露。他認為,自己能夠學佛、出家,最終受戒,善知識發揮的作用極其重大,而印祖就是學佛人的大善知識。印光大師雖博通三藏,然而平生所務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雖深得念佛三昧,卻以“粥飯僧”“常慚愧僧”自居,其道德懿邵,受到無數緇素尊仰。他老人家擷取佛經隨機施化,為四眾弟子祛疑解惑的書信,后輯錄為《印光法師文鈔》?!段拟n》一書,內容廣博,無所不包,非但當世大德推崇備至,稱其文字“如日月歷天,普燭群品”,而且被后世學人奉為至寶,秉為“小藏經”。
法寧法師依據《文鈔》,介紹了何為因果,深信因果的現實意義,因果的普遍性,因果規律的含義,因果與心性的關系等七個方面,認為:深信因果乃安心去憂第一妙法。
作為凈業行人,深信因果念佛可成就兩種殊勝果報:“作善得善,作惡得惡,世間因果也;修因證果,念佛成佛,出世間因果也?!倍吧钚艃芍匾蚬?,獲取兩種殊勝果報,現世安樂,沒生凈土,決定可以生入圣賢之域,歿登極樂之邦?!?/span>
講座3——《濁世津梁 勝異方便》
何謂“濁世津梁 勝異方便”?德晉法師與學員探討了有關凈土法門的教理教義以及應世價值上的相關話題。
由于末世眾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再靠自力修行,若想悟證心性了脫生死已絕無可能?!斗鹫f無量壽經》中,世尊將末世“五惡、五痛、五燒”之景況一一詳述,彌勒菩薩聽完后,慨嘆說:“佛所說甚善,世人實爾?!惫识?,佛以無盡大悲,無問自說之形式把難信易行之凈土念佛一法和盤托出,令五乘行人信愿念佛。依托彌陀之大愿作往生因緣,使一切行人同歸西方,同登妙覺。
“假如彌陀慈父沒有發臨終接引的大愿,假如釋迦本師沒有宣講這個橫超直入帶業往生的法門,以我等末法濁惡眾生一己之力,是根本沒有辦法伏斷煩惱惑業超越生死輪回的。這個令眾生于絕境之中起死回生、頓離厄難的妙法,是末法眾生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是截流生死的末班車、是本章題目所標示的濁世津梁---跨越五濁惡世、直通極樂彼岸的橋梁通道?!钡聲x法師總結“濁世津梁”時如是說。
“勝異方便”體現在四個方面:
1、雖不值佛世,亦可見佛方便;
2、不俟斷惑,即可得出輪回方便;
3、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方便;
4、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而得速疾解脫方便。
由此折、攝二門,眾生方可“舍棄懈怠,從中真正興起欣求往生之志向”。
講座4——《靜坐念佛》
昌法首座《靜坐念佛》的講座讓學員印象深刻。法師首先教授大眾如何靜坐,分“坐前準備”與“靜坐的姿勢與方法”兩個方面。靜坐時應該避開喧鬧的環境,以及大風、大雨、雷電之日;此外,選擇平坦的坐具,坐前松衣解帶,使身體不受拘束,從而令氣機通暢;靜坐的姿勢以跏趺坐為上,單盤、散盤亦可。靜坐時注意調整意念和呼吸。
講解如何念佛時,昌法法師提出:“過去的大德修法,能放下萬緣,制心一處。經過數月、或三、五年,就能見佛。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瑞相,就體會到佛的各種境界。為什么我們現在做不到,究其問題出在哪里?”
其后,法師以《觀無量壽佛經》中的內容為基礎,配合輕柔、舒緩的音樂,引導學員隨文入觀。大眾閉目沉想,口中默念“阿彌陀佛”,進入到一個寶網彌覆、寶池遍地、百鳥諧鳴、七寶具足,富麗堂皇、窮微極妙的境界,體會到極樂世界的清凈莊嚴。
觀想完畢,法師仿照《華嚴經?凈行品》的內容,教導學員無論行、住、坐、臥不忘想佛、觀佛、念佛,把成佛之心、度眾生之心落實在日常生活中,這樣身心意境都在“參”、都在“修”,都攝六根,凈念相繼,老實念佛,莫問前程。
“何愁不能成就呢?”昌法法師最后總結道。
課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位學員在群里表示,十分感恩法師的開示,希望課后能得到講法資料,進一步認真學習。
講座5——《三皈五戒導引》
法達法師的《三皈五戒導引》是最后一堂講座。開講即鄭重談道“皈依,貫穿修行之始終,是佛法入道之門,是修行的最低標準,亦是最高要求,是一切法門的所依處,故應恒修皈依;五戒,是解脫生死之先足,是佛教圣道之基,是一切大小乘戒律的根本,故應謹護五戒?!?/span>
作為蓮宗行者,除普通的皈依三寶之外,增加了“皈依凈土”的科目。如皈依佛,即一心皈命,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皈依法,即信愿念佛。由于“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以萬德莊嚴,是法身(無量壽、無量光)、為物身(普攝眾生);皈依僧,念阿彌陀佛,即觀音勢至常侍左右,清凈海眾共相圍繞。
(《三皈五戒導引》配圖)
法師對五戒的內容作了略說。其后以蕅益大師的兩首歌總結:
守戒歌
受戒易,守戒難,莫將大事等閑看,
浮囊渡海須勤護,一念差池全體殘;
理勝欲,便安瀾,把定從來生死關,
任他逆順魔軍箭,凜凜孤懷月影寒。
五戒歌
不殺生,大慈仁,物我一體如長春,
蠕動蜎飛佛性等,賢愚貴賤無疏親;
不偷盜,充義奧,正直清廉明節操,
心外無法可當情,菩提性具非他造;
不淫欲,梵行篤,身心皎潔同珠玉,
泰山喬岳立清風,等閑超出娑婆獄;
不妄語,誠相與,廣長舌相昏涂炬,
矢口千金敵國欽,九界同歸作洲渚;
不飲酒,離群丑,智慧照明獅子吼,
衣里圓珠豈更忘,免得親翁再苦口;
三皈五戒果精明,觀音勢至為師友。
“從此岸三皈五戒修,到彼岸信愿念佛行”,法達法師的講座讓學員生起無限感恩之心,發愿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國”。
二、觀看視頻
視頻1——《義工生活體驗》:凈土苑義工現身說法,他們在做義工的過程中,收獲了法喜,尋找到人生的意義;
視頻2——《東林大佛勝緣記》:真實再現阿彌陀佛接引圣像矗立于世的艱辛歷程,珍惜難得的修行因緣;
視頻3——《朝禮大佛》:詳細講解朝禮大佛的動作要領,與法師和師兄們一起禮拜阿彌陀佛;
視頻4——《凈土苑導覽》: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眾一起云游凈土苑,體會這里一花一木、一殿一閣中所蘊含的深厚的凈土文化。
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凈土苑監院會同法師應學員恭請,對部分提問作了精彩解答。
三、供燈法會
時間回到9月18日下午,當隨喜的比丘與居士在念佛堂站定,首座親忠法師緩緩步入殿堂。大眾恭敬持誦七遍《心經》后,在佛前依《十二光如來祈愿文》發愿,愿一切眾生,悉蒙佛光照觸,憶佛念佛,同往西方。
每人將手中的酥油燈點燃,網絡上的供燈活動在同步進行。通過小程序,一盞接一盞“燈”被親手點亮。群內的氣氛瞬間活躍了起來,顯示供燈活動參與度極高。
現場點燃的酥油燈被供在念佛堂前的空地上,義工們細心地把它們擺成了一個“彼岸行”活動的標志圖案。
此刻,酥油燈的香氣在微風中輕輕浮動,似有若無。夜色的籠罩下,殿堂周圍顯得靜謐而深沉,唯有盞盞油燈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會同法師在16日的開班儀式上解釋說,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不能到現場參加,但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一念佛無別道,通乎法界皆兄弟。我們心連心,手牽手,共同彼岸行。
法師一并解釋了什么是“彼岸行?體驗班”。他說,什么是“彼岸”呢?在《六祖法寶壇經》上講,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如果我們不執著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就像水一樣平靜,平緩地流動,這就是彼岸哪!此岸是非常痛苦的,內心妄想紛飛,擴展開來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再進一步擴展就是生命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輪回無盡、苦海無邊;彼岸心胸開闊,如海納百川,心情開朗如明媚陽光一般。知盡虛空一切眾生就是自己,所以慈悲心擁抱蒼生,知道亙古如大夢一場,知道它是空,則能以空觀心灑脫自在。
彼岸無限地美好,將眾生從痛苦的此岸度脫到極樂的彼岸,就是佛菩薩的弘誓大愿,也是每一個正法道場的正業、本分事。灑甘露法水于眾生心田,播蓮邦種子于娑婆世界。東林寺兩處道場本著弘法利生、服務大眾的宗旨,已舉辦了四十期的“彼岸行”體驗班,成績斐然。
為什么叫“體驗班”呢?“體驗”,就是體驗寺院的生活,雖平淡但有味。閑曠、悠然中有繁忙。平淡是日復一日上殿、過堂、誦經、念佛,有味,是有無限的法味、清涼味。閑曠不是早上去擠車,非常忙碌,顯得悠閑自在,因為內心無事;但又繁忙,為什么呢?對自己所求很少,然而興慈運悲,普度眾生?!鞍唷笔菍W習的團體,學習就需要一些課程,我們 “以一心為主線,以解行為兩翼”來安排課程。
本期活動于當晚供燈之后圓滿結束,該活動吸引了千余名網絡學員積極參與,反響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