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玉露生涼,千年祖庭再添勝事。2022年9月27日上午8時,在東林祖庭遠公塔院內,常住舉行了一場簡潔的灑凈儀式,一座新落成的供奉東林十八高賢的“遠祖紀念堂”正式開放,開始供信眾參禮朝拜。
遠祖紀念堂位于遠公塔院內之西,與中央之凝寂塔遙相呼應,此堂面闊三楹,主體為純木結構,內供蓮社十八高賢塑像。其門頭懸“遠祖紀念堂”匾,為東林寺法主和尚傳印長老手書,兩旁有聯云:蓮宗圣賢傳萬代凈土由祖證,殿堂遺相在千秋佛法見根源。
進殿后,正中高懸大安大和尚所書“開山祖師”四字橫匾,復有一聯云:初弘凈土福澤千秋萬代,再興法運德貫九州八極。
堂內中央供奉慧遠祖師法相。祖師端踞高座,斂目低垂,面相飽滿威嚴,左手持掛珠,右手持麈尾,呈說法像。兩側分列慧永、慧持、道生諸大師,佛馱耶舍和佛馱跋陀羅二尊者,以及劉遺民、宗炳諸大居士坐像。高賢們或撫琴,或誦經,或念佛,或靜坐……均神態各異,惟妙惟肖。
遠公塔院位于東林寺西北跨院,原塔院為上世紀80年代重建,由于此地氣候潮濕,加以年久失修,塔院建筑腐朽不堪,兼以地方狹小,朝禮信眾騰挪不便。辛丑仲夏,常住擬重修塔院,四眾弟子欣慶,翹首以盼。后蒙龍天普護,大眾傾心,僅僅數月之間,主體工程悉數告竣,塔院面貌煥然一新。修葺后的塔院,視野開闊,道路平整,綠意盎然,成為信眾流連、游客歡喜駐足的一處幽靜景點。
今日,圣像“入住”后的遠祖紀念堂,更讓凈業行人尋根有地,歸心有所。
至此,遠祖塔院整體工程全部竣工,為四眾弟子增添了一處朝圣禮敬、經行靜坐的勝妙所在
附:東林十八高賢像及簡介
廬山東林寺開山祖,東土佛教蓮宗初祖,被羅什大師贊為“東方護法菩薩”。
“六十《華嚴》譯主”覺賢尊者,古印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人,釋迦族甘露飯王后裔。先至長安,后應遠公請,赴廬山,受邀入蓮社。尊者持佛舍利五顆至東林,建塔于寺北上方供奉。劉宋元嘉六年,念佛而化,塔于東林寺北。
“赤髭毗婆沙”覺明尊者,罽賓人,《長阿含經》《四分律》等譯主,學識淵博,嚴持戒律,輔助羅什譯經尤巨。義熙八年(412年)入蓮社,后辭還本國。遠公往生前七日,曾見佛馱耶舍等在佛之側。
04 慧永法師
與遠公同依道安法師,西林寺開山住持。其室異香,因號香谷,感一虎共居。
“涅槃圣”普濟大師,從羅什受學,著名義學高僧,主張闡提也可成佛,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典故。
與兄長慧遠同拜道安為師,后西行四川,為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開山始祖。
羅什四大弟子(道生、僧肇、道融、僧睿)之一,共同參與羅什譯經。
隨羅什法師講釋群經,羅什嘆曰:“此子奇器也?!焙笕霃]山,篤修凈業。
童孺依遠公出家,年甫十三,便能講說。常有群鹿,馴繞座隅。自入廬山,專志凈業。
從遠公出家,年十七,博通經論,日記萬言。篤志念佛,晝夜弗替。
從遠公出家,勤修凈業,兼善講說、注經、著論,又能別識鳥獸毛色俊鈍之性,洞曉草木枝干甘苦之味。
幼出家,為遠公弟子,通達經律,兼明《莊》《老》。志節孤峻,言與行合。念佛三昧,究心無間。
字仲思,東晉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漢楚元王之后。少孤,稟性恬澹,事母至孝,曾任參軍、縣令等職,因感朝政與世情之不古,便掛冠辭官、隱跡山林,時人欽其高節,乃以“遺民”譽之。程之學識淵博,妙善老莊,旁通百家,尤好佛理,執師禮事廬山慧遠大師,著《廬山蓮社發愿文》《念佛三昧詩》等,奉佛至誠,行持精進,一生三次見佛,臨終預知時至,念佛往生。
善屬文,性孝友,入廬山依遠公,同尚凈業。及遠公卒,謝靈運為銘,張野為序,首稱“門人”。
妙善琴書,尤精玄理,后入廬山筑室,依遠公蓮社。雅好山水,凡所游履,悉圖之于室。
通《五經》《五緯》,時號“十經童子”。養志閑居,窮研《老》《易》。入廬山事遠公,參與蓮社。
尚情高逸,雖耕鋤,猶帶經不釋。入廬山,依遠公,研窮釋典,深有悟入。
博學《詩》《禮》,入廬山,預蓮社,立館東林之東。曾征詣京師,為太子、諸王講《禮經》。
遠祖紀念堂灑凈開通揭牌語
夫肇起白社,歸心西方,遠公首唱蓮宗;建齋祝禱,盟誓立愿,高賢垂跡證驗。大教西來,普化東土,念佛一脈,匡廬首秀,遠祖應世,天下歸心。名僧巨儒,文士豪杰,不期而伏歸請法;百廿三人,一十八賢,發愿而締結蓮因。
爰有發心善信,舍不堅之資財,培無盡之福德;東林僧團,順眾生之懇請,續千秋之凈緣。新堂圓成,高賢班列。今逢吉日,灑凈重光,時隔千載,普現真容。俾舉世同仁,各沐祖師慈恩;蓮社后胤,續結極樂凈緣。偈云:
高賢再登法王座,
東林重開古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