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廬映雪
臘梅吐蕊
良辰美景
喜迎開學
2022年2月21日上午,東林凈土學院導師大安大和尚、院長德首法師、常務副院長宗賢法師、教務長耀弘法師、凈土苑監院會同法師、凈土苑弘教部負責人義我法師列席,諸位授課法師、教師,與常住研究生班、比丘研習班、沙彌班、居士班、部分網絡班學員濟濟一堂,共同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開學典禮由網絡班班主任法總法師主持,法師致開幕詞后,全體師生起立齊唱《三寶歌》,開學典禮正式開始。
德首法師開示
學院院長德首法師首先介紹了凈土學院人才梯隊和學員構成情況以及良好的發展態勢,然后從發心、立德、篤行三方面勉勵學員:
1.發心。法師說,學員們要問自己為什么出家,為什么來學院學習?祖庭是持戒念佛、解行并進的正法道場,我們要秉持千年古剎家風,不忘初心,矢志安養。夯實理論基礎,積累凈業資糧,自利利他,自覺覺他,要為末法的苦難眾生發慈悲心,做彌陀使者。
2.立德。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常懷慈悲感恩之心,提升內在品格,提升僧人僧格。言談舉止,語默動靜,要與佛法相應,與出家人的身份相應。立德要從持戒念佛入手,盡形壽地咬住這句佛號。常懷慈忍,和言愛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篤行。大家要放下萬緣,靜心修學,為一段時間的修行制定計劃,深入學習凈土經典或祖師著作,或背誦戒律。深入經藏,日久功深,方獲大利,才能真正荷擔如來家業。
會同法師開示
凈土苑監院會同法師,通過對比佛法修學和世間學習、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的不同點,激發學員的欣厭之心。
法師開示,《無量壽經》云:“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世間的學習往往是難受的,學佛卻是快樂的事情,學員們都盼望早日開學。因為佛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真相,我們明白了真相,就快樂了。佛陀告訴我們人與世間的真相,我們明理了,放下了,就快樂了。
佛陀洞悉末法眾生的根機,告訴我們西方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我們要多去讀誦學習凈土經典,知道娑婆世界有五惡五痛五燒,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凈的,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我們要多觀察思惟,效法阿彌陀佛慈父發無上菩提心、慈悲心,轉化成我們內心的觀念,入骨入髓;還要專心聽法,如說修行。祝福大家法喜充滿,拉住佛的手,往生安樂國。
宗賢法師開示
學院常務副院長宗賢法師,首先隨喜贊嘆學員們對凈土法門的渴求之心,其次從三方面策勵大眾:
1. 發心。發心是學習佛法的動力。一是發好樂心,對凈土法門至心信樂,如同重病需要良醫,急切需要得到佛法的救度;二要發長遠心,學佛重在長時熏修,貫穿一生,不急躁,不冒進;三發殷重心,以殷重心對治輕忽心。尤其在面臨不如意的境緣的時候,這時就要考量自己的發心,是不是殷重真實的。
2. 調心。學習時的身心狀態非常重要。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盡量讓自己少病少惱,這樣在學法的過程中的會少很多障礙和阻力。學習過程中心態要正確、謙和,不為名聞利養而學法,不輕慢他人,要取長補短,互相幫助。
3. 學修的內容要有次第。凈土法門是我們根本的安身之道,在深入學習凈土法門的義理之后,學有余力,再去學習通途佛法的經論。否則,會把凈土法門看得輕易,這樣就只種了一個未來得度的遠因,失去了現生了生脫死的大利。平時學修并進,老實念佛,近則消業障、增?;?,遠則出三界、往生極樂世界。
學員代表發言
隨后,凈土學院比丘本科班和常住新招收的研習班學員代表及沙彌班學員代表都作了發言。他們對過去一年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和總結,表達了對常住三寶的感恩心、恭敬心,表示要發長遠心努力學習,講究學習方法,專學專修凈土法門,學以致用,自利利他。
典禮最后,恭請大安大和尚開示。大和尚看到大家求學凈土法門的熱情持續高漲,參加學習的人數日益增多,深感欣慰。大和尚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大眾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1. 生稀有難遭之想。
和尚開示,經云“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當我們人生經歷越來越豐富、生命體驗越來越擴大的時候,對佛法的稀有心、殷重心、恭敬心才能生起來。佛法傳到中國、翻譯的過程很不容易,我們看求法高僧傳、譯經師的故事,那都是驚心動魄,為法忘軀。他們重法如山,輕身似塵,是什么在推動?這都是菩提心在推動。我們得人身不容易,出家也不容易,聞凈土法門更不容易。
2. “聞思修”相輔相成。
大和尚引用大家熟知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對學習過程中聞、思、修的關系進行了闡釋。
和尚說,這首偈子是武則天針對《華嚴經》的感悟而作?!盁o上甚深微妙法”,《華嚴經》是一部界外大法?!鞍偾f劫難遭遇”,《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中取出,甚為難得,東林寺慧遠大師曾經派弟子西行求法?!度A嚴經》的功德極為殊勝,如果手翻經后,洗手的水掉在螞蟻身上,螞蟻壽終之后都可以生到天上;天與阿修羅打仗,有僧或沙彌誦《華嚴經》,則可以打勝仗,它力量很大。
“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學習佛言祖語就是“聞”法的過程,解“真實義”更不容易。聞慧是第一層次,“義”不等于語言文字,文字是手指,“義”是那個月亮。通過文字體會真義,言外之意,得意忘言,要銷歸自性,把內心的智慧給它激活。聞與思是辯證統一的,是相互增進、相輔相成的。學習佛言祖語,在內心轉化眾生知見為佛知見,這是“思”,思不能離開語言文字,思、真義是離文之相,又是即文之相。
解決了聞思問題,才能落實“行”。實修是落實聞思的內容,證明聞思是否正確。圣賢之學與世間之學不同,世間可以不談“行”,佛法講究解行并進,這就是為什么要“學院叢林化”。學佛以修行為主,要落實在“行”上,打佛七、閉關、念佛誦經等都是實修實行。
一切法由心想生,淺人淺法看,深人深法看。一句佛號,成佛有余,何況其他。一法具足一切法,這句佛號是總持陀羅尼,是圓頓中至極圓頓之法。建立確然不拔的信心,至極的信心,就要從學習凈土經典入手。
3.儒佛并弘。
和尚開示,由于歷史關系,現今的眾生記憶力、理解力往往很差,文言文的基礎薄弱。學習要集中一點,從《凈土五經一論》、祖師著作入手,長期浸潤,時常熏習,像滾雪球一樣慢慢滾大,起碼學習十年、八年的功夫,為未來打下好的基礎。
在凈土學院學習,要以凈土為主,兼弘儒家。做人和做事是辯證統一的,我們希望有知行合一、有儒家理想色彩的人來推廣儒學,把孔孟之道發揚光大,提升國民素質,改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自利利他。這樣,整個民族才能走遠。
大和尚最后希望大家在新學年精進努力,深入經教,尊師重法,獲得真實大利。
上午約十時半,開學典禮圓滿結束。
開學典禮當晚,大和尚在青蓮念佛堂續講《佛說無量壽經》,東林凈土學院本學年的教學工作也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