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至9月25日,為慶祝祖國70周年大慶,又逢重陽節前夕,廬山東林寺慈善護生會在九江市濂溪區民宗局的支持下,撥款對九江市濂溪區、廬山區、彭澤縣十個鄉鎮十個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代養老人、敬老院工作人員和東林村的困難老人進行敬老慰問,共資助慰問金及物資價值22萬余元(包括空調、電視機、冰箱、太陽能熱水器、護理床、衣柜、桌椅等),慰問人數達400余人,其中敬老院工作人員50余人。
熱情歡迎
每到一處,在捐贈儀式上,師父們告誡老人們要感謝政府,建議一起用“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歡慶七十周年大慶。
代表東林寺常住對老人的慰問和資助。
濂溪區民宗局范局長代表地方政府感謝東林寺常住慈悲。
關愛身 關愛心 殷殷囑咐一定要搞好衛生清潔 讓老人住得舒心
介紹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用含糊不清的語言大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興奮地指給大家看:“這是惡人去的地方”。
好歡喜聽大安法師講法。
西方有個極樂世界,那里莊嚴美好,沒有苦憂煩惱。
工作人員很辛苦,東林寺常住沒有忘記
近水樓臺,特別慰問資助東林村老人60余人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佛教種種修持法門,乃至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圓融運用,都與慈悲理念密不可分,因而慈悲度世的精神是大乘佛教之中心,是一切菩薩道的基礎。
佛法修行即是修心,外部世界的一切都是心性的顯現,佛教慈善可以作為載體,通過賑濟、救助來幫助信眾長養慈悲心,與佛心相應,其功德無量,有助于修行,對于凈業行人來說,與佛心相應,念佛之時則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們不妨借助慈善這根“拐杖”、這葉“小舟”,作為修行的方便,走向更完美的人生彼岸。
祈愿更多的佛子參與到慈善事業中來,把佛法應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歷練長養慈悲心、菩提心,則國家昌盛、人民和諧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