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逸谷》者,推介隱逸文化,倡導田園生活,返璞歸真,崇尚耕讀,釋放心靈壓力,提升生活品質,為身處鋼筋水泥之林的現代人展示一方桃源凈土。
何為“隱逸”?不媚世俗為“隱”,悅樂其心為“逸”;隱者隱其身,逸者逸其志。一言以蔽之,即隱身顯安,逸志明心。詳言之,即以澹泊簡樸為尚,以平和安然為向,棄塵世之浮華,取內心之純真,淡化物質欲求,彰揚精神價值,內向自省,清凈寂然,回歸心性,返本歸元。
若論“隱逸”之詳,略有三重境界:與世無爭,遠塵離俗,得意于山丘,倘佯于林泉,此為“小隱”;閑居市井,和光同塵,不染于世情,超然于物外,此為“中隱”;棲身塵勞,即俗修真,以無為之心,行入世之事,此為“大隱”。
觀蕓蕓大眾,或耽溺于利祿和功名,或奔忙于事業與生計,或陶醉于富足昌榮之中,或臣服于名利物欲之下。與塵世之妄緣漸行漸近,與內心之純真漸行漸遠。蠅營于財富場中,卻疏忽了親情與健康;汲汲于名利所里,卻汩滅了仁義與忠恕。
志存高遠者,當了知世事之虛幻本質,萌生一念歸隱之心!歸往何處?歸往閑適恬淡,歸往明德良知,歸往自性本具的心靈凈土。以此為基礎,進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信愿念佛,榮歸安養,是為究竟安隱,一勞永逸!